首页 > 高考资讯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江苏高考近年录取分数线,我现在高一,文化科成绩还可以,考浙传应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24-08-11 10:10:28 | 笃行高考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江苏高考近年录取分数线,我现在高一,文化科成绩还可以,考浙传应注意什么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江苏高考近年录取分数线,我现在高一,文化科成绩还可以,考浙传应注意什么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江苏高考近年录取分数线,我现在高一,文化科成绩还可以,考浙传应注意什么

你好,我是浙传播音专业大一的学生,其实应该注意什么这个问题真的太空泛了,怎么说呢?可能你也知道这传的播主真的很难考,文化分,艺术分要求都特别高,你现在可以找一个播音主持的老师一对一的教你专业知识,我个人并不推荐那些大班上课的培训机构,我觉得在面试的时候基础真的特别重要,一对一的老师可以更好地发现你的不足,特别是气息共鸣什么的,我也不认同网上很多人说的,买本专业书自己折腾就可以了,播音主持的基础真的是特别抽象的,也许会了就觉得很简单,但是自己看书的话真的就觉得很吃力(而且是吃力不讨好),在老师教授你专业知识的同时,你可以用手机,复读机什么的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慢慢听不足的地方,只有基础打好了,面试的时候,不管抽到多涩的新闻稿件都能很轻松的拿下~还有,浙传对身高有要求,别的专业我不清楚,播主的话女生不低于162cm,男生不低于175cm,影视配音的身高要求就没这么严格,在第一轮面试进入考场之间,就会量身高,(当场赤脚量)身高不够的,第一轮就被刷掉了,考试的时候不要紧张,越紧张越容易出错,应该注意什么如果我全部给你打出来,估计可以编程文档放进文库了,因为一些特别小的细节都有可能觉得你的去留,例如你出考场时是随便把门带上就出去了,还是轻轻带上门再转身离去,我入校后,我的班导说过,没有学会做人之前不要提专业~抽到新闻稿,如果读错字了,不要紧张的结结巴巴,从头再来,你从容的将错就错,继续读下去,收起平时的小动作,比如出错了叹气,吐舌头,扣手指头什么的。。。。浙传的面试分为两轮,播主没有哦要求才艺展示,(我考的时候)第一轮就是念自备稿件,还有临场抽新闻稿件,最后是将《泊秦淮》以晚会的形式诵读,考场上会有前两句的提示,后面两句就全靠你自己平时的文学积累了,第二轮面试就是文学稿件诵读,新闻稿件诵读,话题评述(我当时抽到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模拟主持(模拟主持是两个话题提示),第二轮面试全程面对的只有摄像机,首先需要面对摄像机站立正面报出你的考号,姓名,身高,(你的背后墙上有张纸,上面是身高的刻度),然后站立侧对摄像机报出你的考号,姓名,身高,(脱了鞋的)然后坐下,桌子上有考试需要的稿件,然后逐项做完之后离场。
另外,浙传对文化分的要求也不低,录取方式是文化分占70%,艺术分占30%之和由高至低择优录取,另外对英语的单科成绩有硬性要求,不能低于90分~在你艺术面试过了,文化分达到本省普通生的二本线左右就基本上没有问题了(你是江苏的,就是你们江苏的高考理科二本线)是普通生的二本线。因为每个省份高考制度,录取分数都不一样,每年的也不一样,但是据我知道的,基本上都是艺术分过了之后,文化都达到了二本线的~我是从高二开始学播主的,说这么多只是希望给你点参考,加油!希望能帮到你!也希望你能成为我能成为你的学姐啊,在浙传的播主堆里看到你哦~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江苏高考近年录取分数线,我现在高一,文化科成绩还可以,考浙传应注意什么

浙工大历年成人高考理工类的录取分数是多少啊?

专升本
科类
分数线
文史、中医
185
艺术
130
理工
130
经济、管理
130
法学
159
教育学
166
农学
146
医学
176

2、高起本
科类
分数线
文理科
235
艺术类
165

3、专科
(1)专科Ⅰ「普通高校(不含高职)及教育学院的专科」
科类
分数线
文理科
145
艺术、体育类
102
(2)专科Ⅱ「其他院校专科」
科类
分数线
文理科
116
艺术、体育类
81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江苏高考近年录取分数线,我现在高一,文化科成绩还可以,考浙传应注意什么

沪浙"新高考"录取季是怎么操作的?

笃行高考网(https://www.380861.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沪浙"新高考"录取季是怎么操作的?的相关内容。

当下,正处于高校录取季,各批次院校陆续完成录取工作。

2017年,承担为国家高考改革先行先试使命的上海、浙江率先步入考试科目“3+3”和“两依据、一参考”的“新高考”时代。 笃行高考网

因应新高考,不仅两地教育考试院做出调整,许多高校也做出相应调整。以不久前刚刚完成在沪录取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例,为与上海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接轨,今年清华就专门设立了上海领军计划,北大则专门设立了上海博雅计划,加上零志愿批次招生、自主招生和艺体特长类招生,两校在上海录取200余名学生,招生类别、录取形式和计分比例等,与以前相比都有所改变。

从按分取人到参考综合评价,探索多元录取

新高考方案的一大亮点,是 实施“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评价机制 ,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录取。

上海教育考试院院长郑方贤这样概括上海高考综合改革在招生录取阶段的目标和任务:“高考招生作为高校选才的主要方式和通道,既要保障高校招生自主权,也要满足考生对不同院校或专业个性化选择的要求。”

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廖宗廷和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生办主任周鸿都认为, 高考改革是大学从“按分取人”转向“看分+看人录取”。

这样的转变最直接的体现,是今年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等参加上海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的9所高校校测面试环节。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都明确表示,以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基本信息作为专家初审的材料,学生不需要再单独向校方提供综合评价材料。华东师范大学还强调,在普通高考录取环节,在严格遵照招生章程规定前提下,将把考生的综合素质信息报告内容作为专业调剂录取的重要依据。

今年的面试环节,各高校的教师评委都会先查看面试考生的综合素质纪实报告,初步掌握考生高中期间各方面表现,这使得面试过程中的问答交流针对性大大提高,更能达到综合评价考生的目的。

包括清华、北大等高校在浙江采取的“三位一体”招生也是如此,在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之余,更强化高校对考生的个性考察,希望能够在尊重高考统一选拔的前提下,实现高校与考生之间的“精准匹配”。

“如何在招生中科学地使用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还有待研究,这也是高校探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与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难得机遇。”廖宗廷说。

更大选择权,更聚焦专业,增强高校与考生匹配度

根据方案,浙江在高考招录和志愿填报中,改革的步子是迈得最大的。

几个变化很突出:一是取消文理及批次,新高考录取分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类。二是从以往按批次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变为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新高考各类各段分数线,是按实考人数的总分排序来划定的。以普通类为例,总分排名前20%的考生划为第一段,前60%、前90%分别划为第二、三段。平行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计划1∶1比例投档后,最后一名被投档考生的分数,即为某院校的某专业(类)投档线。原来看考生的“名次”,新高考则看在其所属高考类别中的“位次”。位次是按照某类全体考生成绩高低排定的相对位置,成为今年考生填报志愿定位参考的重要新指标。三是从以往学校平行志愿,变为专业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是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来投档的,以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类)为一个志愿单位。普通类志愿依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分3段填报,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专业。

上海的变化,则体现为“更加聚焦专业”。“从目前上海录取工作进展看,高校完全能够适应以院校专业组为投档模式的录取工作,新的投档录取信息系统运行正常。从已经完成的录取结果来看,呈现出更加聚焦专业的特点。”郑方贤说。

与“3+3”的考试科目选择与组合相适应,上海的招生院校制作了新的“专业菜单”即“院校专业组”,供考生选择。由招生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科目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置,一所高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专业可调剂。考生的选考科目只要有1门与该“院校专业组”科目要求相同,即具有填报资格。

“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选择,等于把原来“一个学校”的选择拆分成了“几个专业组”的选择,让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灵活填报方案,鼓励学生遵从个人的兴趣、特长,体现了本次高考改革“尊重个性,鼓励选择”的精神,突出“专业导向”;同时,也激励高校建设特色专业、错位发展。

郑方贤介绍,往年高校招生的专业必须以文科招生专业或理科招生专业呈现,容易出现差异度较大的专业放在同一个类别中招生,比如复旦大学提前批次的理科专业包含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和法语德语等非通用语种专业;或者同一类别的招生专业必须按文理计划分别设置,比如复旦大学的非通用语种专业,华师大的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教育专业等均安排在文科招生专业和理科招生专业中。今年高校通过“院校专业组”的方式,就可以将同类专业归并在一起,也使得考生可以自由地表达对特定专业或学科的兴趣爱好。

高考改革带动基础教育的变化,研究型学习大量进入高中课程

衡量高考综合改革成效的标准很多,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考生和家长的获得感,这是改革取得社会认同的基础所在。

为了增加考生和家长的获得感,今年上海高考与各省市接轨,改为考后填志愿,并且将原来的一次征求志愿环节增加为两次。有考生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应考心态会更轻松一些。

正因为是“新高考”,不可避免地,还是有家长和考生有些无所适从。“目前高中学生普遍缺少个人生涯规划的指导和能力培养,家长一味盲目追随热点,对高校专业设置和办学特色了解不够。高考录取结束后,今年高考改革试点的初步实践中发现的新情况、改革设计之初可能存在的尚不完善之处,都会继续修正完善。”有专家分析。

周鸿认为,随着大学招录与中学教育不断双向磨合,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志愿特长等方面,人才供需的匹配度将不断提升。

“高考改革,还在路上,远远不是结束。”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这样说。在他看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已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很多积极乐见的变化。比如,走班教学已在上海绝大部分高中学校展开,选课权、选考权交给了学生,大量的研究型学习和科创活动开始进入高中教育的培养内容,“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理念得到落实,高中特色化办学属性将愈加显著,如催生一些人文、艺术、理工等特色高中,为各类高校输送不同人才。由于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在校外,整个社会系统也动员起来参与青少年的全面素养培养。据悉,今年秋天,不再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同样采用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中考改革试点方案,也将在上海开始出台实施。

相信只会越来越好,真正的人才能发挥到极致。

以上就是笃行高考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笃行高考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笃行高考网:www.380861.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江苏高考近年录取分数线,我现在高一,文化科成绩还可以,考浙传应注意什么”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