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2 22:58:17 | 笃行高考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有考研、招聘专员及助理、薪酬福利专员及助理、银行会计、柜员、助理、秘书、文员、人力资源专员及助理、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保险公司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也可以进入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务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在政府财政、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胜任劳动社会保障管理、员工福利规划及相关基金管理与运用等工作,以及学校、科研单位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学生应能够掌握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精算、企业风险管理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和政策,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与运用流程,熟悉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运作。争取达到英语六级水平,熟练利用英语获取专业信息,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库和相关网络工具从事实际业务和研究工作。
中国大学哪些本科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2018年高考优秀考生选择报考的最佳专业?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公布的2018本科专业排行榜中就有你想知道的答案,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2018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排行榜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雄居排行榜榜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紧随其后,占据第二、第三名。想知道全部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排名请看下表:
名次 | 学校名称 | 专业星级 | 所在地区 | 地区排名 |
1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5星级 | 湖北 | 1 |
1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5星级 | 北京 | 1 |
3 | 吉林大学 | 4星级 | 吉林 | 1 |
3 | 南京大学 | 4星级 | 江苏 | 1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4星级 | 北京 | 2 |
3 | 武汉大学 | 4星级 | 湖北 | 2 |
7 | 北京交通大学 | 4星级 | 北京 | 3 |
7 | 上海财经大学 | 4星级 | 上海 | 1 |
7 | 浙江大学 | 4星级 | 浙江 | 1 |
7 | 北京师范大学 | 4星级 | 北京 | 3 |
7 | 西安交通大学 | 4星级 | 陕西 | 1 |
12 | 四川大学 | 3星级 | 四川 | 1 |
12 | 西南财经大学 | 3星级 | 四川 | 1 |
12 | 南京农业大学 | 3星级 | 江苏 | 2 |
12 | 中南大学 | 3星级 | 湖南 | 1 |
12 | 东南大学 | 3星级 | 江苏 | 2 |
17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3星级 | 北京 | 5 |
17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3星级 | 北京 | 5 |
17 | 南京师范大学 | 3星级 | 江苏 | 4 |
17 | 西北政法大学 | 3星级 | 陕西 | 2 |
17 | 西南大学 | 3星级 | 重庆 | 1 |
1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3星级 | 陕西 | 2 |
17 | 华东理工大学 | 3星级 | 上海 | 2 |
17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3星级 | 上海 | 2 |
17 | 广东金融学院 | 3星级 | 广东 | 1 |
17 | 贵州财经大学 | 3星级 | 贵州 | 1 |
名次 | 学校名称 | 专业星级 | 所在地区 | 地区排名 |
1 | 上海杉达学院 | 4星级 | 上海 | 1 |
1 | 大连科技学院 | 4星级 | 辽宁 | 1 |
3 | 天津天狮学院 | 3星级 | 天津 | 1 |
名次 | 学校名称 | 专业星级 | 所在地区 | 地区排名 |
1 |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 5星级 | 广东 | 1 |
2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5星级 | 广东 | 2 |
3 |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 4星级 | 江苏 | 1 |
3 |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 4星级 | 河北 | 1 |
5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3星级 | 浙江 | 1 |
5 |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3星级 | 河北 | 2 |
5 |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 3星级 | 河南 | 1 |
5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 3星级 | 陕西 | 1 |
专业类别 | 毕业五年平均薪资 | 工作地点 | 男女比例 |
公共管理类 | ¥5338薪酬超过15%的专业 | 北京市13%在北京市工作 | 女生较多男34%-女66% |
培养目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财政学、保险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行政学和行政法、货币银行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就业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适宜在各级各类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指导机构、各级各类社会福利机构、残联、残疾儿童康复、特殊教育机构、心理咨询机构、残疾人用品用具机构、家政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从事康复、保健、护理等技术服务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