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关注高考志愿的朋友很希望了解高考志愿填报讲座 江苏高考新方案如何填报志愿,今天笃行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2008年高考新方案如何填报志愿
随着2008年高考的日益临近,如何填报志愿成为家长迫切关心的话题。而2008年是江苏省实施高考新方案的第一年,面对高考新政策以及繁杂的高校信息,该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填报恰当的志愿?昨天,江苏省高考志愿专家、省高等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谢承俊在南京图书馆举办了一场“高考新方案下,志愿填报策略”的讲座。
新录取方案要关注两点
谢承俊分析认为,作为家长和考生首先要明了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办法,该录取办法是一系列的系统文件,政策性很强,操作步骤细致,考生和家长要抓住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划定省控线时是按语数外三门总分440分(不含附加分)划定的,而在填报高考志愿后,向高校投档时是按语数外总分480分(含附加分)进行投档的,也就是划定省控线时的总分与投档时的总分不一样,这是很特别的地方。
第二个要点是高校分专业对考生的选测科目、必测科目以及等级提出要求,这是硬条件,不符合条件,就不能填报该高校。考生及家长应及时关注高校公布的信息。
预测高校投档分不妨试算两公式
对填报志愿来说,另一个关键问题是预测高校的投档分。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单来填报高校,对在全省排名前一万名的考生来说,用排名填报高校比较可行,但对一万名以后的考生,尤其是介于本一本二省控线之间的考生,用排名就比较困难了,这时用成绩单上的投档分来填报高校比较合适,关键是要预测拟填报高校的投档分。
为了能较准确预测某高校的投档分,谢承俊提出了两个设想。第一个设想是估算总分为480分的省控线:根据江苏录取政策,是按总分440分(不含附加分)划定省控线,按总分480分(含附加分)进行投档,即附加分40分是全部涵盖进入投档分之中的,也就是几乎每个进档考生都会得到一定的附加分值,高考成绩公布后要从各个方面估算绝大部分进档考生得到的附加分值。这样,以本一批次为例,总分为480分省控线表达式是:公布的本一省控线+绝大部分进档考生得到的附加分值。但是由于目前还不知道附加题的难度,因此附加分的平均值也很难确定。
第二个设想是计算高校近几年的平均折算分差:2008年高考新方案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参照往年的录取分差,没有可比性了,为了具有可比性,可以将高校近几年的录取分差乘以适当的折算系数,得到折算分差以及平均折算分差,谢老师计算出的折算系数大约是0.6。同样以本一批次为例,本一高校投档分的近似计算公式是:公布的本一省控线+绝大部分进档考生得到的附加分值+本一高校折算分差图上的预测分差。
填报专业应选最适合考生的
至于如何选专业,谢老师强调没有的专业,只有最适合的专业。专业选择是对人生的总体设计和规划,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避免误区,做到科学选择。常见的有以下三个误区。
一要根据目前职业的“冷热”状况来选择:毕业以后,职业的“冷热”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二要凭感觉选择:在大学进行专业学习时发现所选择的专业,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③父母包办:父母决定了孩子的专业选择,结果使有些孩子学起父母决定的专业来很痛苦。科学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四个原则:①择己所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②择己所长:选择自己擅长的技能;③择世所需:选择社会需求的专业;④择己所利:选择自己收益化的专业。
专业选择时,要综合个人的兴趣、能力、社会需求、就业等多种因素,尽量兼顾,如果不能,选择其中主要的一两项,以体现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在学习上,就会学习轻松,并且具有探索知识的动力,学习成绩就会优异,能圆满完成学业,将来在工作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张琳)

2022年湖南全方位做好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高考结束后,志愿填报成了考生和家长的心头大事。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工作的有关要求,湖南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师学生全覆盖,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做好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工作,切实为考生和家长排忧解难。
一、开展一次覆盖全体师生的志愿填报培训。5月31日,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召开了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培训视频会,对2022年招生政策和志愿填报有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培训,全省各级教育考试机构及高三老师14000余人参加。同时,要求各市(州)教育考试院分别组织开展本地的政策解读和志愿填报培训,充分发挥高中学校对考生志愿填报指导的主渠道作用,确保实现全体师生培训全覆盖。
二、编印两本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编印了《2022年湖南高考指南·高考志愿指导》和《2022年湖南高考指南·高校招生计划》,具体内容包括招生文件、特殊类别招生政策、近三年历史数据、高校招生计划、志愿填报相关规定和攻略等,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了权威参考信息。
三、组织三场线上直播咨询活动。三大专项计划政策发布之际,省教育厅召开宣传动员视频会议,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吴德平作政策解读;录制专项计划政策解读视频,安排专项计划政策直播,省教育考试院普招处工作人员在直播间面向考生答疑;建立专项计划实施区域招生考试机构和中学的微信群,工作人员在群内解答群众相关疑问。为帮助广大考生详细了解各校“强基计划”的招生录取、培养方式,在省教育厅学生处指导下,省教育考试院与省教育电视台联合组织了《面对面-强基计划湖南专场》活动,在讲解招生政策的同时,各校招办专家还在评论区与考生互动答疑。5月28日,推出了《湘约未来-湖南好大学 联合直播》活动,省内12所本科院校对各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就业升学、招生录取等进行重点介绍,各校招办专家零距离回答考生疑问。
四、组织多场志愿填报指导专家讲座。从6月15日起,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赴全省14个市州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公益大讲堂活动,面向高中教师(高三年级组长、班主任代表等)、学生及部分家长等开展志愿指导现场讲座,并同步进行线上讲座直播和录制播放电视专栏,为全省考生、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公益辅导。
五、发布多期政策解读和志愿填报信息。省教育考试院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多次发布来湘招生高校招生宣传资讯;为考生制作一系列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宣传
动画视频;对志愿填报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制作了志愿填报操作长图和演示视频,并于6月13日-19日组织广大考生根据图文操作指南和演示视频进行志愿填报模拟演练,“手把手”指导考生志愿填报操作;在“湘微教育”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预警信息,提醒考生及家长切勿轻信所谓的“天价”志愿填报指导服务;还发布了《志愿填报十大误区》,供考生和家长参考借鉴。
下一步,在志愿填报期间,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将加大工作统筹力度,集中各方资源和力量,推动大学中学衔接联动、考生专家解疑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并行,通过网络、电话、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全方位发布信息、在线咨询,组织学校教师开展集中咨询活动,多种形式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专业化、高质量咨询服务。

怎样给孩子填报高考志愿 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了解大学的层次以及自己孩子适合学的专业。千万不要只看字面儿的意思,要经过咨询朋友,上网查以及听讲座等方方面面,深入的了解每个专业到底学什么,将来能够做什么
家长如何给孩子填报志愿
了解政策,厘清志愿模式
填报高考志愿前,家长和孩子应先了解志愿填报模式,搞清楚批次设置、志愿设置、投档办法等相关的信息。
目前,志愿模式可分为两大类: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两类志愿设置的投档原则是不同的,我省绝大多数批次施行的是平行志愿,只有艺术类第一、三、五批和提前批部分院校施行顺序志愿。
知己知彼,了解投档规则
考试院提醒,在志愿填报时,首先,考生要准确定位自己的排名。根据自己的排名,结合往年各院校录取最低分的排名,确定自己能报哪些院校。其次,合理安排院校顺序。平行志愿多个院校的顺序一般是“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最好不要全部填报同一层次的院校,排在后面的院校,录取最低分和排名应是低于排在前面的院校的。
着眼长远,努力设计学涯规划
不同的学校,给孩子的平台是不一样的,从学校层面来说,985、211、双一流等招牌还是要考虑的。
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不是一个明确的层次区别,更不是院校好坏的区别,纯粹是考试院在录取时根据院校录取分数划分出来的。有的院校在这个省参加本科一批招生,在另外一个省可能就是本科二批,有的院校去年在本科二批,今年就可能调整到本科一批,甚至有的院校部分专业在本科一批,部分专业在本科二批。
根据孩子的模拟成绩以及大考成绩,准确的定位在全省的排名,划出孩子正常发挥能考上的大学。然后深入了解这几所大学的情况。
有些家长认为只要花钱报一些报志愿的机构,让咨询师给报志愿就完事大吉了,其实不然,了解自己孩子的还是家长。自己懂比什么都重要。
另外,有研究表明,考生焦虑的主要来源就是父母。父母如果整天盯着孩子的学习,盯着孩子的一言一行,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
父母学自己的报志愿,孩子也学她自己的复习备考,有明显的分界线,才会顺利地度过高三时期。
志愿填报如何给孩子做规划
一、收集信息,避免盲从
1、收集孩子三年来各单科成绩平均分,特别是一模、二模、三模中各科成绩的平均分,班排名、校排名,省市排名。
2、向班主任了解孩子平时测试各科成绩、心态特点、性格兴趣、发展潜能、成绩竞争力,优点与不足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选报院校作准备。
3、收集教育部当年发布的招考信息。如3月,教育部发布的取消部分本科院校的专业的通知。本省招办发布的《填报志愿指南》一书,它对当年招生中体检标准、招生简章、投档规程、录取批次时间安排、招生院校专业计划、往年各院校录取情况统计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详尽的说明解释,是报考的“百科全书”与依据。
二、分析信息,科学选报
1、学习,所选报的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它是院校录取的规则,介绍了录取原则、招生计划、专业人数、专业录取要求、体检标准、招生政策、分析招生形势。
2、阅读研究,所选报的院校的专业介绍,主要包括: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就业方向,注意事项、推荐院校,学科特点,专业优势,全国排名等,通过纵向与横向比较,科学规划以孩子的实力与潜力可选报的院校与专业方向。
3、科学分析,本省近三年各批次招生计划、专业招生人数、录取情况。如目标院校在本省各专业录取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录取概率,投档比例等。
4、了解考生就读中学近几年的高考升学率、毕业生人数,一二本达线数、录取院校情况、第一二志愿录取情况统计等,综合研判,全面考量,对孩子可能考取的院校进行预测判断。
三、当好参谋,尊重选择
1、高考结束后,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进行性格职业测评,掌握孩子志向愿望和未来发展方向。
2、当家长意愿与孩子志向发展有矛盾时,应尊重孩子志愿的选择,因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自己去前行,四年或更长的路要孩子去学习去奋斗去拼搏,家长不可能代替孩子成人、成长与成功!
笃行高考网以上就是笃行高考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志愿填报讲座 江苏高考新方案如何填报志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笃行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