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关注高考志愿的朋友很希望了解高考报志愿是什么意思 填报志愿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填报志愿?,今天笃行高考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是考生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的志向与意愿。在普通高校招生中,填报志愿有其特定含义,它是指考生按照国家招生政策和规定,根据国家颁布的招生计划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扩展资料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笃行高考网

填志愿是什么
填志愿是指考生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志愿填报
是考生和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考生通过志愿 表达自己的愿望,即选择何学校、何专业;院校又以考生志愿为录取依据,从众多报考者中择优选拔合格新生。
什么是“
批次线
”?各批次都是些什么样的学校?
自治区招办根据文理科各批次招生计划总数,按照一定比例,划分出各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批次线”。
本科第一批次(“211”等重点本科院校)、第二批次(一般本科院校)、第三批次(
独立学院
和民办本科院校)以及高职(专科)
只有高考总分达到和超过某批次线的考生,其档案才有可能被投送到该批次的院校。
什么是“投档”、“调档”、“进档”?什么是院校“
投档线
”?
如果一所院校计划招生20人,设置的投档比例是105%,自治区招办就会把批次线上
第一志愿
(包括
平行志愿
)报考该校的考生,由高分到低分顺序前 21 名的档案投送给该校。这 个过程,自治区招办称之为“投档”,学校称之为“调档”(调阅档案),考生称之为“进档”,三个词说的是同一件事。其中分最低的第21名考生的成绩,称为该校的“投档线”。
什么是“两线差”、“考线差”、“
均线
差”、“专业线差”?
某校某年的“两线差”=该校当年“投档线”-同年“批次线”。比如
清华大学
2015年理科“两线差”=663-446=217(分),表示清华大学2015年理科投档线高出理科一本线217分。
某考生的“考线差”=考生“高考总分”-某“批次线”,表示该考生的高考总分高出 某批次线多少分。
某校某年的“均线差”=该校当年的“投档平均分”-同年“批次线”。比如清华大学2015年理科“均线差”=678.4-446=232.4(分),表示清华大学2015年理科投档平均分高出理科一本线 232.4分。
由于高考题的总体难度年年有变化,造成每年的批次线和学校投档线跟着变化。使我们无法用今年的高考总分与学校往年的投档线直接比较。而学校的投档线与批次线的差(即“两线差”)相对稳定。比如
天津财经大学
文科 2011 年至 2014 年的投档线依次是 565 分、551 分、525 分、585 分,而“两线差”依次是 61 分、58 分、66 分、67 分。所以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考线差”与学校往年的“两线差”作比较:如果你的“考线差”低于某所学校历年的“两线差”,那么你报考这所学校极有可能落空;如果你的“考线差”高于某所学校历年的“考线差”,那么你报考这所学校极有可能被这所学校调档、录取。
某校某专业统招计划内录取的考生中最低分考生的成绩,称为该校该专业当年的“专业
录取线
”。专业录取线应高于或等于学校当年录取线。某校某专业的“专业线差”=该校该专业当年的“专业录取线”-同年“批次线”。专业的“专业线差”作用类同于学校的两线差,可帮助考生根据自己的考线差,找到自己考分能达到的学校专业。
什么是“滑档”和“退档”?
如果考生的考分低于所报的所有志愿学校的投档线,那么考生的档案将投送不出去,造成考生在该批次的志愿作废和失败。这种现象被称为“滑档”。
如果考生的考分达到志愿学校的投档线,档案也被投送到该校,但是主要由于以下几种情况:
a.考生的考分低于所报该校专业的专业录取线,且没有填写“服从专业调剂”;
b.考生虽然填写 了“服从专业调剂”,但是考生(在所有进档考生中)成绩偏低而学校投档比例又大于 100%;
c.考生的身体状况不符合学校或专业对体检结果的要求;
d.考生的某科成绩偏低 不符合学校要求,
都可能导致学校把考生档案退回自治区招办不予录取,造成考生在该批次的志愿失败。这种现象被称为“退档”。
滑档和调档后退档是导致志愿失败的两大主要原因。
什么是“断档”?什么是院校的“大、小年”?
在批次线上,投档人数少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则称这所学校“断档”。只有“断档”学校才在第二志愿和“征集志愿”中招生。
一所学校连续几年的“两线差”中,如果出现10分以上的波动,分高的就叫“大年”,分低甚致“断档”的就叫“小年”。

填报志愿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填报志愿?
填报志愿就是指针对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号第一志愿录用结束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发布院校招收缺额的计划。
学生可依据缺额计划在本地招生办公室填写"填报志愿",那样促使第一志愿录用时落榜的学生有第二次再次填志愿的机遇。
志愿者能填6个,可是录用的过程中是首先考虑到第一志愿,因此这一志愿者的选填一定要慎重。后边的高考志愿是在你的第一志愿没有被录用才会充分发挥。留意假如你后边的志愿者应填的院校早已录满了第一志愿的学员,就不容易录用你。
许多父母与学生很有可能都不清楚省内填报志愿的状况,更无法了解什么高等院校有并未录满的状况必须征选。填报志愿信息内容的查看全是在自己所属地区的文化教育教育考试网,填报志愿发布信息的时间段一般是在每一批录用完毕的最后一天。例如广西教育教育考试网会发布各批号录取信息的时间阶段(别的省区都是有),假如你要填本科提前批次的填报志愿,那麼只需准时依据时间在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软件上填写自身的私人信息就可以。
就正如在正常的批号志愿填报一样,填写填报志愿也是有前提的,并非是全部学生均有资质填写。一般而言,所需求的标准项跟以前填写本批号是一样的,但实际规定上面有一定的调节。而且有一些标准是潜在性的,在填报志愿的环节是结束不了的。这儿以2019年广东省提前批的填报志愿为例子。
填报志愿就是指某一批号宣布投挡录用后,一部分院校也有缺额计划。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官方网信息发布平台向社会公开高校招生缺额计划,并机构做到该批号录用最少操纵录取分数线、并未报录用的学生再度填志愿的方法。
以上就是笃行高考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报志愿是什么意思 填报志愿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填报志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笃行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