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提档 高考提档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8-28 22:03:00 | 笃行高考网

今天笃行高考网小编整理了高考志愿提档 高考提档是什么意思?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高考志愿提档 高考提档是什么意思?

高考录取提档流程

高考录取提档流程如下: 笃行高考网

1、模拟投档:每批次正式投档之前,省级招办按照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超。

2、确定投档比例:模拟投档后省级招办及时向高校报送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根据模拟结果决定是否追加计划,是否调整投档比例。

3、正式投档:省级招办按照高校调档的要求和考生填报的志愿,将符合高校调档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在网上投递给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只进行一次投档。

4、阅档:招生高校在规定时间内从网上下载考生的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审阅,审阅内容包阅括考生的成绩、专业志愿、是否服从调剂选项、体检表以及诚信记录等。

5预录取:招生高校按照相关规定和招生章程等,将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预录取,并将预录取和退档的结果上传至省级招办。

6、录取检查:省级招办对高校欲退档考生的情况进行审核,如无异议,则录取结束。

7、打印录取名单:省级招办根据招生高校的录取结果打印录取新生名册,加盖省级招办录取专用章后寄送招生高校。

8、填发录取通知书:招生院校根据录取考生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加盖该校公章后连同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一并寄送被录取考生。

高考的重要性:

高考是一个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通过统一的考试标准和评分方式,为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不受地域、家庭、贫富等因素的影响。高考也是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人力资源。

高考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对于很多来自农村或者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高考是他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跳板,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舞台,是他们摆脱困境和贫困的途径。通过高考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不仅对自己有利,也对家庭和社区有意义。

高考志愿提档 高考提档是什么意思?

高考提档是什么意思?

【 #高考# 导语】高考提档是什么意思?提档,高校招生行为。调阅考生档案,对考生资格和体检档案进行审核,然后确定录取分数线。下面是 分享的相关解答,欢迎阅读参考!

高考提档是什么意思?

提档的意思是开始调阅考生档案。

提档是高校招生行为。调阅考生档案,对考生资格和体检档案进行审核,然后确定录取分数线。院校调阅考生档案数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内,由学校确定具体调档比例,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专业由学校决定,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高校不会无缘无故地退掉高分考生而录取低分考生。

高校录取的具体流程

1、提取档案

高校录取人员进入录取现场后,首先通过招生办调出考生报考本校的信息,根据生源状况确定提取档案数。一般情况是,提前一批录取院校可以提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全部档案,第一批录取院校提取档案比例可以灵活掌握,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第二批录取院校提取档案比例是招生计划的120%;专科院校按招生计划提取档案。院校确定提档名单以后,招办按名单提供考生档案,这一工作习惯上被称作“投档”。如按比例从高分至低分投出的第一志愿学生档案数已经足够,则最末一个学生的成绩即为该校的投档分数线;如生源不足,则该批次控制分数线可视为该校的投档分数线。

2、审阅档案

高校提取档案后即开始阅档。阅档的目的在于按照学校要求排除不合格考生以及考察学生的个性优势,为确定专业做准备。阅档时,一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档案材料是否齐全;体检、政审是否合格;专业是否受限;会考成绩如何;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当然,军队、公安等院校还要重点看看考生的家庭社会关系,外语院校要看口试成绩等。审阅档案时,如发现档案不全或者有疑问,招生人员及时跟省招办、地市招办取得联系。

3、确定拟录取名单

审阅档案如无问题,录取人员将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全部考生档案,再按考生专业志愿分别排列。一般情况下,同一志愿顺序同一专业,将优先满足高分考生,如考分相当,总分低但相关科目分高或有其他优势的考生也可以被考虑。比如甲总分为650分,乙总分为639分,第一专业志愿都是物理系,这时甲将优先得到满足;若甲总分为650分,乙总分为649分,但乙物理成绩比甲高出许多,且乙获得过物理竞赛奖,这时乙可以优先于甲。由于各校、各专业的差异,招生时分专业标准不甚统一。比如甲总分588分,第二专业志愿报国际政治,乙考生总分580分,第一专业志愿报国际政治,究竟甲优先还是乙优先?在这一点上高校各有选择。排定完专业以后,录取各单可基本确定。分专业的过程也是择优录取的过程。一般高分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不会被淘汰。而部分分数偏低、志愿报高、没有可照顾项的考生最容易被淘汰。至于如何体现照顾政策,各省、各校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地方,对有照顾项的考生按原始分投档,照顾分不计入总分,如原始分560分,另有照顾分10分,即按570分投档,录取与否由高校决定。有的地方直接将照顾分数计入总分,按总分投档;有的学校考虑照顾分,有的学校不考虑照顾分。

4、退出多余档案

高校分好专业,确定了初步录取名单以后,就开始退掉不予录取学生的档案。如经招办审查,发现存在不合理退档现象,则招办与院校协商,重新考虑录取名单。如院校坚持退档,则地方招办予以记录,若考生投诉,由院校负责。

5、确定录取名单

经地方招办审查同意,未录取学生档案退出后,余下的学生即被确认为正式录取。

6、录取后工作

工作录取后名单经地方招办确认后,录取即基本结束,余下来则由高校录取人员做录取后期工作:填写新生名册,统计相关数据,填写、邮寄录取通知书,邮寄考生档案等。至此,高校录取完毕。

高考录取线

高考录取线,又叫省控线,或者叫批次线,每个省叫法不同,含义相同,所谓高考录取线就是指考生想要上某个批次大学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一般来讲,一本大学的录取线叫重点线;二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二本线;三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三本线或本科线;高职大专的录取线叫大专线;每年高考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于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

高校录取步骤一般来讲,按照120%的比例进行划定。比如今年某个省的一本批次的大学文史类招生计划是10000人,在划定录取线的时候,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排到第12000(120%比例)名考生的时候,这名考生的高考成绩就是该省当年的重点线,如果有同分考生,其分数也算累积。这就是录取线的划定方法。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的划定方法也是这样的。录取线划定后,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进行分类,考生想上一本大学(重点大学)就必须先过重点线;想上二本大学就必须过二本线,想上三本大学就必须过三本线,以下类推。这就是各省的高考录取线。

高考志愿提档 高考提档是什么意思?

高考学校提档原则

高考学校提档原则:

一、高分优先原则。平行志愿投档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分数优先,指的就是高分考生优先投档。因此,在投档的时候比你高一分的同学永远比你先投档,后面的考生都要等着。

二、遵循志愿原则。指的是平行志愿在投档的时候是看你的学校志愿顺序的,并不是说平行志愿各个院校志愿的分量是一样的,看哪个好就投哪个,而是填在前面的志愿是优先保证检索和投档的。

三、多次检索原则。这里的多次检索指的是在投档前会多次检索你的院校志愿,指的是投档前的行为和操作,从第一个志愿开始检索,如果第一个志愿分数够就投档,分数不够就检索第二个,依次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志愿。

四、一次投档原则。这个原则和多次检索是连接的动作,检索一旦成功,系统就会自动把你的档案投给高校,投档后就不会再看你的其它院校志愿了,其它院校志愿都已经作废了。

什么是投档分

投档分是投档分数线的简称,投档分数线又被称为院校调档分数线,其第一个特点是同一批录取的院校中,它们的投档分数线是不一致的。

高低由各自的生源情况决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档分数线可能高出控制分数线很多,生源不好的则低一些,但原则上它不能低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以上,就是笃行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志愿提档 高考提档是什么意思?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高考志愿提档 高考提档是什么意思?”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