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30 13:31:29 | 笃行高考网
志愿填写时间6月28日-7月28日。
高考志愿填报常见问题如下:
一、在哪里可以了解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时间和方式、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参考等志愿填报权威信息?
考生可按照本省(区、市)公布的高考成绩发布时间,及时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权威渠道查询高考成绩。
各省(区、市)在发布高考成绩的同时,一般会公布志愿填报时间、方式和办法,并提供今年各高校招生计划、往年录取情况参考等权威信息。 笃行高考网
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有哪些公共服务?
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工作,指导各地建立了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多方面志愿填报咨询公共服务体系。
在各地层面,地方招生考试机构将为考生精心编写多种形式的志愿填报服务材料,包括高校招生计划查询、高校近年录取情况、志愿填报办法和招生录取政策、考生须知等,并通过专题讲座、视频直播、开通咨询电话等方式为考生解疑释惑。
三、高校招生章程有什么作用,如何查询?
高校招生章程由学校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国家招生政策制订,是学校开展招生工作的依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仔细查阅拟报考高校的招生章程,全面了解高校招生办法和相关招生要求。
四、高考招生有哪些投档录取模式?
高考投档录取模式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确定,一般有两种模式: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和顺序志愿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采用“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按照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再依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顺序、结合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依次进行检索。
当检索的志愿有投档缺额时即进行投档,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填报的后续平行志愿。在一轮完整的平行志愿检索投档过程中,每位考生最多只有一次被投出(投档成功)的机会。
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个考生人生中重要的一步,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大学生涯。在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仔细思考和考虑,以下是高考志愿填报时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
1.了解自己:考生需要对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优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们需要自我评估,了解自己在哪些学科和专业方面有天赋和潜力。只有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在填报志愿中做出理性的选择。
2.了解专业:考生需要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充分的了解。他们可以通过查询专业介绍、咨询学长学姐或亲自走访学校来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该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学科前沿以及自己是否具备进入该专业的基础能力。了解专业后,考生就能更好地评估自己是否适合该专业,并作出相应的选择。
3.综合评估:考生需要对不同学校和专业进行综合评估,考虑学校的综合排名、学术声誉、师资力量和实习实践机会等因素。同时,考生还需要权衡学校地理位置、学费生活费等实际问题。通过综合评估,考生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4.灵活性与稳妥性:考生需要在填报志愿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他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多个备选志愿,以免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志愿无法实现。在确保稳妥性的情况下,灵活性可以提高考生被录取的机会。
5.梯度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预期的分数线设置梯度志愿。他们可以根据预估分数和所填报的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来决定是否填报一些高分学校作为冲刺志愿。梯度志愿的设置既可以保证考生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又可以提高被录取的成功率。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及时关注政策:考生应该及时关注各省市发布的志愿填报政策和时间安排。政策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填报志愿的方式和对象。
2.细心核对:考生在填报志愿表时需要细心核对所填写的信息,确保没有错误和遗漏。一旦提交后,修改和更改的机会非常有限。
3.咨询专业:考生可以咨询学长学姐、教师或专业辅导员,了解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科设置。
4.家长的意见:考生可以听取家长和亲友的意见,但最终的决定应该是考生自己的选择。家长的意见只是参考,不能代替考生的自主决策。
5.心态平和:填报志愿是一项重要的决策,但考生不需要过于焦虑和紧张。他们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并相信自己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需要细心和量力而行的任务。考生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和决策。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和了解,才能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开启人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