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9 17:05:58 | 笃行高考网
2024年高考还有几天介绍如下:
今天是2023年10月20日。离2024年高考还有230天时间。
2024年高考时间:2024年06月07日,星期五,农历五月初二。
高考是指中国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它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高考的几个主要意义:
1. 公平选拔与机会均等:高考是基于考试成绩来选拔考生的方式,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都面临同样的评价标准和机会。通过高考,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获得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
2. 教育公平与社会流动:高考制度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流动。通过高考,学生不再仅仅依赖家庭背景或其他因素,而是通过个人努力和学业成绩来决定升学机会,为社会流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3. 选拔优秀人才与资源分配:高考作为选拔优秀人才的方式,有助于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给那些在学业上表现出色、具备潜力和能力的学生。这有利于选拔和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推动社会的发展。
4. 鼓励学习和提高教育质量:高考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和动力,它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知识水平和学业成绩。同时,高考也促使学校和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它并不是评价一个人全部能力和价值的唯一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潜力和天赋,高考只是一个通往高等教育的途径之一。在追求高分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个人发展。
2024北京高考新政策如下:
1、考试类别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
2、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
3、考试对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考试时间体育与健康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艺术(音乐、美术)合格性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一学期末。
4、其余11门科目合格性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分别安排在每学期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末。
5、学生在完成每门科目必修课程后即可参加合格性考试,做到随教、随考、随清。当次考试不合格,可参加以后学期同科目合格性考试,全市不单独组织补考。
新高考的好处:
1、降低资源不平均
普通高中学校的师资条件是很难与重点中学相比,所以通过赋分制,校际间的资源不均衡会导致学生在赋分上的刚性不公平。“3+1+2”模式将物理和历史这两门科目取消赋分制,就可大幅度降低这种资源不均衡带来的不公平。
2、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性
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性,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有效的彰显,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即除了语数外三科之外,物理和历史两科中2选1,在剩余的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任选两门参加高考。
3、更加合理安排课程
在走班人数巨大的情况下,这将给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师安排、教室安排带来极大困难。组合少的“3+1+2”,不走班学生人数降低,将能更加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师和教室。
4、更加利于人才培养
“3+3”赋分制下,非重点中学的物理科目可能缺少竞争优势。从浙江上海实践的情况来看,物理选科总人数比例并不高。所以将物理取消赋分制,将排位赛变为实际分数,这有利于物理学科人才的培养。
北京听口考试时间2024介绍如下:
2024年高考第一次英语听说考试于2023年12月进行,第二次英语听说考试预计将于2024年3月进行,均采用计算机考试模式。
听口考试的答题技巧:
一、注意事项:
1、注意甄别混淆项,混淆项通常会在文中提及,一定不要听到选项出现就选择,听完全文再进行选择;
2、同义转述:有些正确选项通常不是直接使用原文中的表述,而是采用同义转述。根据进行同义转述的内容,可分为:单词、语块和句子的同义转述; 笃行高考网
3、注意审题:注意题干问的是woman还是man,以及题干内的限定词:first,in the end, last year等,避免因为信息张冠李戴而选错;
4、独白题:独白题的听力原文内容长,并且说话人只有一人,学生在听的过程当中容易分神而错过解题信息,在听的时候注意听独白的开头,对主旨和话题进行判断,注意听里面的序数词和连接词以便于更好地了解文章结构。
二、答题技巧:
选择题的题型分为2个大类别: 细节题:地点与方向,计划与动作,事实细节,时间与数字。
推断题:此类题目的正确答案通常不在听力原文中直接提及,需要学生在理解全文的情况下根据说话者的态度,主题来进行综合判断。
1、谈话背景:对话中会涉及多个地点或方向指示,解答谈话背景推断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对话中的关键场景词汇,但有些词语并未明确表示事件发生的地点,而是暗示了事件发生的地点或谈话的背景。
2、主旨大意:主旨大意就是对话或独白的内容所围绕的特定主旨或者中心思想。主旨和要义有时比较明确,出现在对话或独白开头或结尾处,有时则贯穿整个对话或独白中,需要考生自己去归纳、概括。切忌在小细节上纠缠,以偏概全。
3、人物关系:根据说话内容、语气、行为、态度辨别出人物之间的身份关系,尤其是说话的语气,因为不同的语气决定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关系。
4、观点态度:判断说话者双方或一方对于谈及的事物所反映出来的观点、态度及作出的评价,是赞赏、反对、关心、厌恶,还是喜欢等。
以上就是笃行高考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笃行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