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9 21:56:08 | 笃行高考网
选修五本:
选修1:化学与生活。
选修2:化学与技术。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4: 化学反应 原理。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选修6:实验化学。
目前的高中化学教材分为两部分:必修和选修。
必修顾名思义就是必须学的(不管是 文科生 还是理科生,高一都要学习化学的必修教材),共有两本,必修一和必修二。内容如下:
必修一:化学实验相关、 物质的量 相关、物质分类法、离子反应和 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非金属性质和元素化学。元素化学主要讲了钠、铝、铁等金属和氯、硫、硅、氮等非金属相关的化学知(fan)识(ying),但考试考的绝不止这些。
必修二:部分 元素周期表 和一点点元素周期律、极其基础的 化学键 相关知识、极其基础的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化学热力学(能量变化)、电化学(原电池)和化学动力学( 反应速率 )、极其基础的有机化学(很散不好怎么概括)、资源开发利用。
这本书emmmm,不好怎么说,它几乎什么都讲了一点,但什么都讲得不深,又讲得很散,被选修吊着打……也许就只是一本为选修服务的基础入门书吧。(很多工具书甚至把必修二和选修四放在一起讲)。
必修部分共两本,看似内容很多但全是基础,基础打得牢的人学起来基本无压力。
新高考化学五本不是都要学。
高中化学教材共分为5本,分别为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一、选修二和选修三,其中必修一和必修二不管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都要学习,因为这两本是高中合格考考察的内容,只有合格考通过了,才能报名参加高考。
拓展知识
高中合格考化学考察的内容相对简单,只需要记住36号元素、会一些基本的计算即可,一般来说,除非连元素符号都不会写,否则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考核,淘汰率大约只有4%。高中化学必修一一般在高一上学期学完,必修二在高一下学期学完。
选修一学习的时间处于高一下学期后半段和高二上学期前半段,截止高二开学第一个月最好把选修一学完,选修二要在高二下学期开学之前学完,因为高二下学期要学习选修三也就是有机化学的内容,而有机化学的内容比较多,需要的时间也就更长一些。
必修二和选修一是紧密相连的,它们有个外号叫“物理化学”,顾名思义,就是站在物理的角度来分析化学反应。在学科金字塔里面,数学其实是一个思维工具,不属于自然学科的范畴,处于金字塔的底层;而物理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物理物理,万物之理,是自然学科之父,处于金字塔中间。
化学是在物理的基础上衍生的新的物质,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一个字即“变”,也就是变化,因此得名“化学”,即一门变化的学科,内容比较杂,处于金字塔的上方(再往上走的话是生物)。
理科成绩非常好或者想要考高分的学生最好要选择化学,因为之前湖北省对选科没有做明确的要求,只是通俗的来讲3+1+2,但是现在好一点的大学基本上都要求选了物理就必须要选化学,大部分理工科专业也直接强制规定了这么选,所以化学是理科生避不开的坎,要做好准备不要畏难。
引言:2024年 新高考选科 要求在模式上有一个大的调整。在2024年新高考选科中,传统的3+3模式将变成新高考3+2+1模式。物理和化学不是必选的科目。根据相关文件,高校各专业必须从六门科目中指定一科、二科、三科或不提科目要求。无论是选择一门科目,还是两门或三门科目,学生都必须进行规定的报考。在不提科目要求中,考生可以选考任意的三门科目。这与传统的3+3高考模式不太一样。虽然都进行了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但是在三门副科上,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
物理和化学虽然不是必选的科目,但是“物理+化学”组合的占比大幅度提升。在 理工类专业 中,“物理+化学”组合的专业占有极大的比重。只要学好物理和化学,学生可以报考几乎所有的理工农医类专业。虽然物理和化学都非常难学,但是“物理+化学”组合已经成为主流的组合科目。相对于物理学科,在这次选课要求的调整中,化学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次的高考模式的改变都有利于理科生的发展。新高考3+2+1的模式有很多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学科组合减少。在新高考3+2+1中,很多学生都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科目组合。第二个好处就是学校可以更方便的安排课程。第三个好处就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稳定性。在固定的教室和班级,学生上课的氛围会更加强。虽然新高考312+1模式有很多好处,但是这个模式还在试行当中。
新高考3+2+1的模式主要是基于学校的定位和培养要求的而产生的一种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专业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加入。如果学校不能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那么,学校就失去了办学的初衷。为了适用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进行改革。
以上就是新高考化学五本都要学吗?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笃行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