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5 00:25:48 | 笃行高考网
山东省2023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是6月29日-7月31日。
详细报考时间如下:
1、6月29日,山东填报普通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和体育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
2、7月5日至7日,山东填报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填报普通类常规批、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均为本科计划),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
3、7月13日,山东填报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体育类提前批第2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第2次志愿。
4、7月20日,山东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
5、7月24日,山东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3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3次志愿。
6、7月24日至26日,山东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1次志愿。
7、7月31日,山东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
报考志愿注意事项:
1、在规定时间报考:
考生要根据自己报考类别,牢记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志愿系统开放时间为每天9:00-18:00。
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并且一定要预留充足时间,从容填报,千万不要拖到最后时刻才匆匆忙忙上网填报,防止因网络故障、机器故障、超过时间等原因造成提交失败或匆忙中错填志愿等。
2、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后:
为维护公平公正,不再受理补报志愿申请,也不允许修改、放弃已填报的志愿,请考生务必按时填报。
山东省高考志愿填报步骤如下:
1、先明确自己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无论是合并批次还是取消批次,对于考生填报志愿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而高考志愿的设置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所以,考生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可以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另外,不同的志愿,填报时间也是不一样的,考生一定要明白自己在什么时候填报志愿。
2、院校选择
考生想要提高志愿的录取率,在选择院校时,就要注意拉开梯度。平行志愿的检索是按照考生报考院校的顺序依次检索的,而且考生志愿填报的院校中,都是有较强意愿就读的。所以考生在选择院校时,要尽量按照院校录取分数高低来排序,另外,还要重视地域的分布。
高考是6月7号,8号两天。
高考的意义在于为社会选拔、人才晋升建立了直达通道,也是作为一种公平选拔机制的标杆。对于一部分社会底层的人而言,高考是他们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也是绝对平等的机会。如果说读书是我们的一次重生,那么高考便是人生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第一试验场,既能让你看到努力的意义,也能让你尝到不努力的后果。
如果说读书是我们的一次重生,那么高考便是人生中过五关斩六银山将的第一试验场,既能让你看到努力的意义,也能让你尝到不努力银神的后果。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逆袭人生的机会,是一分就能拉开千万人差距的分水岭。那一年,我们才十七八岁,手无寸铁,但也初生牛犊不怕虎,做好了死磕到底的准备。
你还记得吗?每年高考,总是在最炎热的夏天。每次自习都很无聊,除了听到电扇呼呼的风声,和奋笔疾书的沙沙声,再也听不到任何其他声音了。然而很励志的是,尽管教室总是那么闷热,头顶吊扇的风总是那么微弱,习题册越堆越高,但你握笔的手从未停过。
高考的祝福语:
1、青春没有草稿纸,我们永远不能输!
2、谁与我争锋,壮志在心中。
3、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4、以心以智,以勤圆梦。
5、信心来自于实力,劲来自于勤奋!
2023山东高考报志愿时间如下:
6月29日,山东填报普通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和体育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7月5日至7日,山东填报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填报普通类常规批、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
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7月13日,山东填报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体育类提前批第2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提前批(仅限技能拔尖人才填报)第2次志愿。
7月20日,山东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7月24日,山东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3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3次志愿。7月24日至26日,山东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
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1次志愿。7月31日,山东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
高考报志愿注意事项:
1、避免全部填报热门学校或专业 笃行高考网
如果分数有所不足,不一定要全部填报热门学校或专业,这样很容易造成落榜。因此可以“热门”和“冷门”结合,既填报热门学校或专业,也填报自己能接受的冷门学校或专业,增加录取机会。
2、填报第一志愿要慎重
平行志愿实行的是一轮投档,因此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所以填报志愿需慎重,虽然要参考往年分数线情况,但也不可照搬。建议最后一个学校的填报要保险一些,可以考虑往年报考人数不足或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
3、提前了解专业内容
专业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未来的就业方向。因此在选择专业时,需要考虑自己喜欢学什么专业。对于感兴趣的专业,可以通过网上查询,了解其课程安排、教师教学、就业方向。或者可以看看相关书籍,提前了解之后要学习的方向和内容。